【集萃網(wǎng)觀察】藍印花布是傳統(tǒng)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俗稱“藥斑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它的印染方法全部手工操作,是把鏤空花版鋪在白布上,用刮漿板把防染漿劑刮入花紋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浸染靛藍數(shù)遍,晾干后刮去防染漿粉,即顯現(xiàn)出藍白花紋。
藍印花布源于秦漢,興盛于唐宋時期,《圖書集成》卷中記載:"藥斑布-以布抹灰藥而染青,候干,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明清之際,藥斑布已普遍流行于民間,所以《古今圖書集成》物產(chǎn)考曰:“藥斑布俗名澆花布,今所在皆有之!薄豆饩w通州志》記載:“種藍成畦,五月刈曰頭藍,七月刈曰二藍,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攪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
藥斑布和澆花布就是我們常稱的藍印花布。這種藍印花布有藍地白花和白地藍花兩種形式。藍地白花布只需用一塊花版印花,構成紋樣的斑點互不連接,例如:梅、蘭、竹、菊。白地藍花布的制作方法,常用兩塊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蓋版"。蓋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連接點和需留白地之處遮蓋起來,更清楚地襯托出藍色花紋。另一 種印制白地藍花的方法,是以一塊單獨的印花版襯以網(wǎng)狀物,花版的紋樣無需每處連接,刻好后用膠和漆將花版粘牢在大面積的網(wǎng)狀物襯底上,然后再刮印漿料。有的藍印花布還是雙面的,這就需要在正面刮漿干透后,利用拷貝桌在反面對準正面紋樣再刮漿一次,這樣染后就可得到雙面的藍印花布。
江蘇南通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東臨黃海,南倚長江,氣候溫宜,山青水秀,物阜民豐,素有"崇川福地"之稱。南通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吳越文化,荊楚文化,齊魯文化在此融匯,形成了江海平原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風情。在千余年的歷史中,南通人民創(chuàng)造并發(fā)展了豐富多彩、名噪四方的民間工藝。諸如扎染、彩錦繡、哨口風箏(板鷂)、木版印畫、工藝葫蘆等。南通藍印花布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工藝品之一。
南通民間藍印花布始于明代,流傳至今。經(jīng)過一代代民間藝人尤其是當代民間工藝家的不懈努力,從單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種面料的制品,從生活實用型走向實用、裝飾多種類型、從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會,達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輝煌。
簡單、原始的藍白兩色,創(chuàng)造出一個淳樸自然、千變萬化、絢麗多姿的藍白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