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wǎng)觀察】軋染,古代稱為軋纈、絞纈或染纈,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一種手工防染工藝。
軋染是把布料或服飾成品,按照制作者的設計意圖,在所需的花紋部位用線捆、縫或做一定的折疊,再用線繩捆扎牢固,然后染色,染色后自然吹干,再拆去捆扎線或縫線,就形成了一定的圖案花紋。一般來所,“扎”和“染”是最古老的生產(chǎn)手段,同時也是最富有虛幻變化的表現(xiàn)方法之一。此法工具簡單,只需繩子,線針,或者不需要任何工具,直接在織物上自由打結,就能隨心所欲的制作出個人喜愛的軋染花紋。它不像夾染,受到刻制夾花板的限制;也不像蠟染,工序繁多。因此軋染在世界各地應用極其普遍。另外,軋染屬單件制作,制作者可按作品的用途,匠心獨運,出奇制勝,將其制作的及其精美。軋染和其他手工印染一樣,除了能制作多色花紋圖案,經(jīng)精心縫制扎結,反復套染,便能生產(chǎn)出高檔的軋染成品。
扎染工藝由于設備簡便,操作方法易學,紋飾變化自由,暈色變幻莫測,尤其是經(jīng)過絞軋染色而自然形成的紋理變化合斑斕的暈色效果更是魅力獨具。
扎染工藝是依靠手工方法 ,將需要顯示花紋的部分植物,用針線縫扎或用線繩絞扎起來,以防止染液滲透,從而產(chǎn)生紋理效果的防染藝術。
下面介紹幾種扎的方法:
1. 規(guī)則有序的扎法。
凡花飾形象具體,輪廓分明,部位肯定的。例如要扎一片楓葉或一朵梅花,則要用針線沿著形象外廓的邊緣線串縫起來,針跡間距約為半厘米,形如一條虛線。
然后將線頭抽緊,使邊緣部位縮攏,讓花形皺褶均勻的合成傘狀,并在針跡的位子上利用線頭捆緊打結。
染色后拆開線結,就會因為在困扎部位不上色,而呈現(xiàn)出楓葉形或梅花形的輪廓線紋。假如要使整花防染,呈現(xiàn)出一朵白花,就要在輪廓線收緊后,繼續(xù)將花形部位用線滿繞,使之捆實扎緊,使染液不能滲透,經(jīng)投染拆結就能現(xiàn)出一朵花型。
采用此法,可以根據(jù)個人的構思,扎出你所需要的多種造型簡單的葉形、花形、動物形以及其他意象造型。
2. 無規(guī)則的任意 撮扎
這種方法也成為揉扎法,即將織物平鋪在臺面上,然后雙手同時從面料是一端向另一端隨意邊撮邊捻,使面料揉成一個扁平的團狀,再用繩將其困擾打結。注意困擾不能過緊,過密,過實,要做到松緊適當,這樣才能使染液有限度的自由滲透。這個方法比上述規(guī)則的扎法節(jié)省工時,而且方便,揉扎的花紋偶然性強,紋理自然、暈色豐富、變化莫測、意趣無窮,一般難以制作出絕對相同的作品。
軋染技法作為一種手工工藝,因其制作簡便,容易入門,十分適合業(yè)余愛好者親手制作,是人們用以充實精神生活,親手裝扮自己,美化居室環(huán)境,展現(xiàn)個人風采的 一種理想的家庭藝術,同時扎染制品是一種饋贈親友的高檔實用工藝物品。
來源:印染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