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近年來,冷燙工藝憑借其良好的綜合性能以及便捷的聯線加工能力已逐漸成為供應商關注的新項目,并且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燙印需要兩個印刷單元,在第 一個單元將專屬的粘性油墨轉印到膠印版基上,并使之牢牢附著在其上;第二單元再將圖文信息轉印到粘性的涂布感光層上。其中可能有部分信息未能轉印到位,這 是由于膠層刮傷造成的。
曼羅蘭設備在關鍵的位置加裝了兩個定位塔,這樣可以使得兩個臨近的印刷單元靈活的調節(jié)定位。根據力學原理,該定位系統(tǒng)可以使得印刷壓力更加平均的分布,不會導致印刷壓力失衡。
冷燙工藝的研發(fā),豐富了印刷的表現效果,增加了新的設計方案,可以美化字體并能更加完善的處理細節(jié)層次。由于凸版印刷的制版工藝,許多細節(jié)部分不能妥善地復制到印版,導致印刷精度偏低。相比于在線冷燙工藝的聯機集成作業(yè),離線熱印相對成本較低但精度卻也不高。
聯線冷燙比之于熱轉印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其更加精確的套印精度。不同于熱轉印的,冷燙工藝中的轉印裝置安裝在底層的涂布感光層上,這樣可以確保在信息轉移后直接印刷而不至于出現太大的問題。
聯線冷燙技術及其專屬套印工藝的研發(fā),帶來了新的表現效果,豐富了印前設計的內容。同時該工藝比之傳統(tǒng)的熱轉印有這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存儲成本,并且是聯 線作業(yè),這是未來工業(yè)的發(fā)展趨勢,聯線冷燙工藝將成為非常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在熱轉印工藝中,轉印系統(tǒng)通常由carrier材料組成轉印層,在實際印刷中 一般會分成兩層。這種情況與聯線冷燙工藝有著極大的區(qū)別,套印之后幾乎所有的顏色調節(jié)都已完成,以致油墨可以妥善地轉印到涂布感光層而不致分層,影響印刷 質量。
冷燙工藝中,顏色不再是預先確定的了,而是將完整的印刷圖像轉印到涂布感光層上。這種轉印方式與熱轉印工藝是截然不同的,后者由于工藝的要求很難保證套準 精度,而且經常出現油墨分層的現象。所以在后來研發(fā)的冷燙工藝中尤其注意套準環(huán)節(jié),通過涂布感光層的介入實現了相對精確的套印,適用于傳統(tǒng)油墨、UV油墨 和混合油墨。
三維立體效果
在視覺傳達方面,冷燙工藝做出了新的貢獻,三維立體的表現效果通過傳統(tǒng)的熱轉印是無法實現的。曼羅蘭目前正致力于在冷燙工藝中研發(fā)一個沖壓技術,將提供加 蓋印花、冷封、轉印等豐富的細節(jié)工藝。雖然這研發(fā)進程是尚在發(fā)展階段,但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條件將逐漸改善,印刷質量和工藝都將越來越成熟。
來源:特印網